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徐明、贺克斌:加快构建我国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

作者: 徐明、贺克斌 2024-08-21 15:33 浏览量:16086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党中央、国务院和相关部委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密集决策,将构建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作为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

今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加快构建碳排放双控制度体系工作方案》,明确提出将碳排放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要求建立健全地方碳考核、行业碳管控、公司碳管理、项目碳评价、产物碳足迹等政策制度和管理机制。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等部门针对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印发了相应的意见和实施方案。

产物碳足迹管理对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碳足迹指产物在整个生命周期(包括原材料开采、加工、制造、运输、使用、废弃等环节)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国家关注产物碳足迹主要有促进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和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两方面的考虑。

一方面,碳足迹管理以产物为杠杆,通过降低产物碳足迹倒逼供应链整体减排,实现对供应链公司四两拨千斤的“间接”影响,是系统观念在绿色低碳发展领域的具体应用,有效补充和健全了我国绿色低碳发展制度体系。

另一方面,产物碳足迹也是气候变化等领域国际合作、博弈和竞争的重要议题,是欧美国家绿色贸易壁垒政策的关键抓手,通过对产物碳足迹提出披露、分级乃至准入的要求,给我国出口公司造成额外的负担和成本,限制我国电动汽车、电池、光伏等优势产业的发展。

因此,加快构建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提升重点行业产物碳足迹管理水平,是我国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打破国际绿色贸易壁垒、保障贸易安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国际话语权的重大需求,也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重要论断的关键任务。

目前,我国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着核算规则标准体系不完整、有国际认可度和影响力的背景数据库缺乏、标识认证制度未建立、专业能力不足等现实挑战。在这些挑战背后,最核心的问题是对产物碳足迹的科学认识不足,对这一领域的国际规则理解不深,导致对内难以统一要求、对外无法实现互通互认。

产物碳足迹由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方法核算。LCA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在过去50多年的时间里,欧美国家针对LCA及产物碳足迹开展了长期、深入、成体系的研究,构建了科学、系统、普适的原则、方法和要求,并建立了相应的标准体系,形成了由其主导的国际话语权。

因此,我国应该首先通过顶层设计进行行业共建,系统性地构建符合国际规则的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基于国际通行的底层机制实现平等对话和互通互认。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具有优势的领域,引领和重新定义国际产物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由我国深度参与和主导的国际话语权,打破绿色贸易壁垒,保障我国贸易安全,促进高水平对外开放。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当前最迫切的是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真实反映我国实际情况的产物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产物碳足迹核算需要结合实景和背景数据。实景数据是指产物制造过程及供应链可追溯的物质、能源投入和产物、污染物及废弃物产出数据,一般由制造公司和供应链公司提供。对于无法追溯的数据,可以使用具有行业和区域代表性的背景数据。对于大多数公司来说,供应链追溯是极其困难的,因此产物碳足迹核算大量依赖背景数据库,而背景数据库的质量、可靠性、代表性对核算结果具有显着影响。由于缺乏有公信力和国际认可的本土数据库,目前我国主要使用欧洲和美国开发的背景数据库,其中与我国相关的数据时效性、代表性、可靠性差,无法体现我国工艺技术水平领先的实际情况和比较优势,数据被“卡脖子”。

因此,我国亟须建立可真实反映我国工艺技术水平现状及各省份区域差异的产物碳足迹背景数据库,以及相应的数据汇聚更新机制,帮助我国公司更准确、可靠地核算其产物碳足迹,有效应对绿色贸易壁垒,同时从技术研发、产物设计、供应链管理等维度切实推动供应链整体减排。

由于产物碳足迹的核算涉及国民经济大多数行业,因此背景数据库也应具有较高的行业覆盖面,再加上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工艺技术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我国背景数据库的建设任务艰巨、工作量大、时间紧。

应充分发挥举国体制的优势,利用我国工业体系完整的特点,在国家统一部署下,成立产物碳足迹行业组织,联合各方优势力量,建立多方参与、合作共建、开放共享的数据库构建机制,快速形成能体现我国优势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并不断迭代改进;与此同时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建立互信,实现互通互认,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的建立打好坚实的数据基础。

(作者:徐明、贺克斌,分别系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碳中和讲席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环境学院教授)

(项目统筹:尚文超)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