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对于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若干政策措施》,从完善政策措施、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建筑垃圾再生产物推广应用叁个方面提出加强顶层设计、推进项目建设、推动社会资本参与等17条具体举措要求,进一步推进全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工作,防治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安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完善政策措施,全面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
加强顶层设计。各市、县政府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纳入本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专项规划,制定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政策文件。
推进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龙头公司,鼓励支持公司或个人积极参与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城市管理、行政审批等部门开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在项目立项、用地、规划、环评、核准等方面给予支持。
推动社会资本参与。通过特许经营、投资补助、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资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项目,政府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通过招标、竞争性谈判等方式选择经营者,参与招标、竞争性谈判的单位不少于3家。鼓励各地按照市场化原则,由建筑垃圾产生单位向建筑垃圾处置公司直接缴纳处置费用。鼓励各地积极探索其他经营方式。
调整处置收费标准。按照《河北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各市、县政府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建筑垃圾处置费收费标准,原则上不低于6元/平方米。
纳入监管正面清单。建立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司名录并定期发布。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司列入生态环境监管正面清单,在确保扬尘管控措施到位、污染物排放达标、所使用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合格并进行环保编码登记的前提下,可以正常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推进科技创新,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提供技术和标准支撑
鼓励公司自主创新。鼓励公司开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研发,完成一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将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列为省级科技计划重点支持方向。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公司搭建技术创新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全省搭建不少于5个资源化利用创新平台。鼓励科技领军公司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牵头组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创新联合体,开展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再生建材生产技术等相关技术攻关。鼓励高校开设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相关专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
健全技术标准体系。制定建筑垃圾堆砌地建设标准,修订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导则,制定建筑垃圾再生产物应用于各类建筑、市政、公路建设中的工程建设标准。鼓励社会团体组织编制相关的团体标准,支持公司制定严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公司标准。
大力培育示范公司。每个设区的市至少培育1家技术装备先进、能源消耗低、环保安全达标、资源化利用程度高的优势公司,进厂建筑垃圾的资源化率不低于95%。鼓励现有的资源化利用公司扩大规模,进行技术革新和设备升级,提高资源化处理水平。打造1-2个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公司,逐步形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业集群。
凝聚各方合力,加快建筑垃圾再生产物推广应用
推进分类利用。对拆除工程,按照混凝土、砌块砖瓦、轻物质料、金属材料等对建筑垃圾进行分类,除在工地就近循环利用外,将连片拆卸工程与循环利用工程联合招标,强化落实源头分类拆卸、末端资源化利用。对新建工程,按照工程渣土、泥浆和工程废料等进行分类,鼓励工程渣土就地回填、工程废料循环利用,提高临时设施和周转材料重复利用率。对装修垃圾,由专业清运公司运输至堆砌地,再按照轻物质类、砖石混凝土类、金属材料等进行分拣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优先使用再生产物。鼓励在房屋建筑、市政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海绵城市、园林景观等各类工程建设中,优先选用符合技术标准和设计、质量要求的建筑垃圾再生产物。
将废弃混凝土、砂浆和砖瓦等进行破碎筛分制成各类再生骨料。再生粗骨料可用于道路工程的垫层、基层和建筑工程地基回填;再生粗、细骨料合理级配可制备再生混凝土、再生砂浆,用于建筑工程非承重结构和非承重墙体砌筑、抹灰等;再生细骨料制成再生砌块(砖)与墙板,再生砌块(砖)可用于建筑工程的砌筑围墙、非承重墙体,再生便道砖、透水砖等可用于市政工程的人行道、广场、公园、停车场等路面铺装,再生墙板可用于非承重墙体分隔。废旧沥青经再生处理后制成路面沥青混凝土,可用于道路工程的路面。
房屋建筑工程中使用再生砌块(砖)等产物占同种类产物的比例不低于10%;市政基础设施工程中使用再生粗骨料、再生砌块(砖)、再生沥青混凝土等产物占同种类产物的比例不低于20%。公路工程和预拌混凝土公司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
政府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工程项目,优先使用建筑垃圾再生产物,做到能用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