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以科技创新促进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

2022-04-24 10:35 浏览量:287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近40年的高速增长,为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在短期内消耗了大量的煤炭等化石能源,并付出了巨大环境污染的代价。特别是在我国加入奥罢翱以后,我国外向型经济特征十分显着,向国际市场输出了大量低附加值的产物,为制造大规模的产物消费了大量的能源。产物输出主要来自于制造业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产物所消耗的煤炭等能源主要来自于煤炭资源型地区。从价值链分布来看,我国本已处于国际价值链的低端,更为不利的是,煤炭资源型地区处于国内价值链的低端。
 
  然而,除了非常不利的价值链地位之外,更为严峻的是,当前国内外均在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以煤炭产业为主导产业的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在分析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特征的基础上,并尝试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的建议供探讨。
 
  一、开展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进入了“十四五”规划的实施阶段,规划明确了新阶段的发展理念首先是创新。新发展理念是在总结国内外发展经验教训、分析国内外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形成的,经验教训是粗放式的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发展大势是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从全球新形势下的竞争态势来看,科技创新是国家间争夺竞争优势,抢占制高点的必然要求。同样,科技创新对于煤炭资源型经济的转型也必不可少。以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发展转型,从当前的以煤炭粗加工产物为主的初级产物阶段,向工业化和发达经济阶段转型。
 
  作为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行动之首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其中特别提出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的主要特征是,地区经济对煤炭开采的依赖性过强以及煤炭开采的不可持续性,煤炭开采对人力资本和创新活动的抑制作用。
 
  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煤炭紧密相关的纵向和横向产业链。从纵向产业链来看,煤炭产业链的上游是煤炭开采,产业链的下游是煤炭消耗量较大的电力、化工、钢铁和建材。从横向产业链来看,煤炭开采过程中伴生矿产资源的开发、煤炭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总体来看,目前煤炭资源型地区煤炭产业链呈现出纵向产业链深度不够,产业附加值不高;横向广度拓展不足,煤炭绿色开采和煤炭资源循环利用进展较为有限。
 
  只有在新兴领域的科技创新上取得领先优势,才能在经济升级上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实现可持续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结构调整是创新驱动的必然要求,创新驱动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方面。
 
  二、通过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模式的改变
 
  摆脱对煤炭开采的高度依赖是实现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的核心。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经济活动采取数量型,外延式扩张的发展模式,具有资本投入高、污染严重、碳排放高、效益低的特点。虽然总体煤炭产量很大,目前煤炭产业的科技含量低,数字化、信息化水平不高。
 
  通过技术创新实现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模式改变,经济增长的驱动逐步要素逐步由主要靠煤炭资源资本向人力资本驱动和技术创新驱动。不论是煤炭开采,还是与煤炭开采相关的装备产业都高度受煤炭价格和煤炭需求波动的影响,地区经济难以可持续发展。煤炭资源经济的特征是资本密集型的,而且降低煤炭成本的主要途径是煤矿的规模效应,产能更大的煤矿对应的就是大规模的投资。
 
  随着资本积累规模的扩张,煤炭产业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大幅度下降,导致经济增长动力的单一化和偏向化,难以建立起经济长期持续稳定增长的机制。以科技创新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转型为资本流向提供了更加合理的渠道,也有利于实现当地技术研发资本与研发需求的精准对接。具体举措方面关注研发投入的提高和研发方向的匹配,制定更高的传统煤炭公司科研投入占比,明确研发投向聚焦有利于孵化推动在当地规模化发展的绿色低碳能源技术方向。
 
  叁、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生态和制度环境
 
  影响科技创新的因素可以分为叁类,一是制度环境和政府行为,二是创新基础设施,叁是创新模式。考虑到煤炭资源型地区的制度环境,从分步走的思路来看,地方政府首先应该完善制度体系,形成适合技术创新的制度环境。受制于制度约束,煤炭资源经济地区的大量生产要素集中在煤炭产业,难以按照全社会朝着科技驱动的方向整体协调资金等要素向新兴产业或者煤炭低碳绿色化转型的方向投入。
 
  技术创新投入产出的空间正关联性特征不利于煤炭资源型地区开展技术创新。我国东部地区技术创新的投入和产出较高,而煤炭资源型经济所在地区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该类区域总体上创新投入不高,煤炭资源型经济地区的周边创新环境不利于其进行创新。因此,煤炭资源型地区需要主动完善创新生态和制度环境条件,弥补与创新条件优良地区的差距,为技术创新创造条件。
 
  煤炭资源型地区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能源技术与当地经济有机结合的政策和制度体系。首先是提升当地公司的创新主体地位;其次是形成社会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机制增强当地的创新能力;再次是完善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投融资政策;最后是培养和引进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政策等。
 
  四、以科技创新促进煤炭资源型经济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满足国家、地方和煤炭行业层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客观要求出发,围绕煤炭资源型地区的经济特征,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作用推动煤炭资源型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议地方政府在推动技术创新工作过程中关注如下几点。
 
  一是争取落实更多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尽早实现经济结构转型。依托于煤炭资源型地区丰富的能源技术应用场景的优势,建议地方政府与开展绿色低碳能源技术开发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公司建立密切的联系。在技术研发处于实验室验证阶段,地方政府积极向研发机构提供充分、详实的与本地特征相关的环境信息和应用场景信息,以便充分降低技术研发日后在当地应用的不确定性。在技术研发的工程示范阶段,地方政府要提供开展示范工程的条件保障,主动作为缩短从技术到产业的培育周期,为培育未来的产业奠定基础。
 
  二是做大做强清洁能源新产业。煤炭资源型地区一方面面临以风电和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电的挑战,另一方面要充分抓好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的机遇,利用当地适合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的条件,围绕风电、光伏发电升级当地的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进而发展配套的高技术服务业。适应化工绿色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煤炭资源型区域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的优势,提升绿电、绿氢在现代煤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的比例,降低化工产物的单位碳强度。
 
  叁是巩固和利用好煤炭的资源优势,助力煤电公司转型升级。一方面,科学研判未来煤电的定位实现煤电公司平稳转型;另一方面,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发挥好煤电的支撑作用,以清洁、高效、低碳的煤电支撑煤炭资源型地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
 
  四是提升煤炭开采技术的信息化和数字化水平,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损害。提高5骋、人工智能技术与传统煤炭开采技术应用的结合,提高煤炭开采的安全水平,提高煤炭开采的科技含量;提高煤炭开采环境约束标准,倒逼公司采用更为先进的绿色煤炭开采技术。
 
  五是推动转型金融的落地实践和应用升级。重视发挥转型金融助力煤炭相关公司实现低碳转型的作用,尽早开展转型金融在煤炭资源型地区的落地实践和示范,丰富转型金融支持的公司和技术类型。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