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发改委10月中旬通过公示,确定首批省级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基地)试点名单,金华市列为培育类示范城市,浦江县列为创建类示范城市。在此之前,国家发改委和住建部于9月份公示,确定金华市、浦江县为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在打赢垃圾治理的攻坚战中,金华先行先试,以期更好地破解“垃圾围城”难题,推进资源循环利用,为全省乃至全国探索新经验、树立新标杆。
按照“两个高水平”和现代化都市区建设要求,我市将统筹抓好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四个关键环节,在城市低值废弃物“大分流”“小分类”“资源化”和静脉产业集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等方面创新模式,着力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到2020年,金华市区将形成生活垃圾焚烧2250吨/天、餐厨废弃物资源化110吨/天、大件垃圾回收20吨/天、建筑垃圾资源化100万吨/年、危险废弃物1.2万吨/年等处置和利用能力,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城乡生活垃圾总量零增长,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显着提高等叁大核心目标。
先行先试 金华经验为全国瞩目
静脉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 第四产业。其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当今世界发展所遇到的两大共同难题——垃圾围城和资源短缺,通过垃圾的再循环和资源化利用,实现变废为宝。这一过程和作用,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一样。垃圾回收和资源化再利用的相关产业,因此也被称为静脉产业。
近年来,我市对标高质量发展要求,把建设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发展静脉产业,破解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难题,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重要方式来抓,在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同时,共建美丽金华、创造美好生活。金华开发区、永康经济开发区、浦江经济开发区、义乌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先后成为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以点带面推广资源循环利用经验,取得阶段性成果。
为推进垃圾分类,我市注重从源头管控和减量,发挥市民、市场两个主体,推行洁净农产物上市,限制消费品过度包装,实行“大分流”“小分类”,实现资源循环利用。所谓“大分流”,是指装修垃圾、大件木质垃圾等实施专项收运,单位餐厨垃圾等分流处置。“小分类”是指在居住区、学校、行政事业单位、街区、公共场所等实施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尤其是2014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探索出“二次四分”的垃圾分类方法、“垃圾不落地”的转运方法、“阳光堆肥房”就地资源化利用方法,创造了财政可承受、农民可接受、面上可推广、长期可持续的“四可模式”,经验向全国推广。
着眼于提升区域废弃物管理和环境综合服务水平,2012年我市列入国家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通过收运特许经营,全面打击非法收购,实施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走出了一条具有金华特色的“变废为宝”新路子,日均收运餐厨垃圾量稳定在百余吨,收运处置达93.1%,走在全国前列。2016年永康列为省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
示范引领 金华样本要再续新篇
得益于前期在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积累的大量成功经验,2018年9月和10月我市先后被列入国家和省级两项新试点,将资源循环利用向纵深推进。
其中,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要求努力打造一批城市可以依靠、居民可以信赖的废弃物安全高效处置功能区,基地服务区域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提高30%以上,探索形成一批与城市绿色发展相适应的废弃物处理模式。
作为省级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培育试点,要求争取建成技术先进、管理规范、国内领先的静脉产业基地,及时总结建设和运营管理经验,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推进静脉产业基地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根据我市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通过试点要着力构建具有金华特色的四大体系,即区域一体的废弃物分类收运体系、集聚环保的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统分结合的废弃物全过程监管体系、规范高效的废弃物收运处运营体系,探索形成通过分类处理实现固体废物梯级再生、通过协同处理实现固体废物高效利用、通过集中处理实现固体废物安全无害化处置的典型模式。
对照省级静脉产业示范城市各项指标要求,我市已制定相应的实施路径。如生活垃圾总量增长率,通过开展限制过度包装和一次性产物使用专项行动实现源头减量,通过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产业化进程,全面推进大件垃圾和建筑垃圾统一收运处置,生活垃圾有效分流,到2020年实现零增长。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通过探索“互联网+回收”生活垃圾分类和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推动居民线上交投与回收人员线下回收的深度融合,加快形成覆盖分拣、拆解、加工、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市发改委介绍,未来3年金华市区将以江东镇十八里垃圾综合处理基地、雅畈镇固废处置基地为双核,拟建设9个重点支撑项目和2个自主实施项目,总投资约为25.59亿元,涵盖废弃物分类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完整产业链条,可以有力支撑城市典型废弃物回收与利用一体化发展,满足市区范围废弃物综合处置需要。
据悉,在一些重点区域、领域、行业、公司和关键项目,我市将先行试点推动,抓好示范工程、技术和项目建设,以点带面,将示范区域及项目的成功经验逐步推广到全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