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聚焦我国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绿色发展的云南探索

来源:人民网 2018-02-05 10:53 浏览量:7164

“2016年全市绿色骋顿笔占比达92%,农民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绿色产业,绿色经济成为富民强市的有力支撑。”普洱市委书记卫星坦言,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普洱坚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绿色化发展之路,已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与生计兼顾、增绿与增收协调、“绿起来”与“富起来”相统一的绿色崛起新路子。

这一总结,不仅是普洱市委、市政府对十八大以来国家施行的“绿色化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等基本国策的拥护和支持,更是选择带领260万各族同胞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强大动力来源和取得显着成效的最好诠释。

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天更蓝 水更清 山更绿

自产业革命以来,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增强,同时,工业化进程也消耗了大量宝贵的资源和能源,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环境危机。如今,依赖资源能源的过渡消耗来维持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如何寻求一条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更好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很多地方都需要面对的一项重大课题。

这条可持续发展之路如何走?集“老、少、边、穷、山”为一体的普洱一直在探索。2010年,普洱市就提出了建设国家绿色经济示范区的构想,并于2013年6月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正式成为全国首个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以普洱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优势为基础,以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为总平台,积极顺应世界绿色发展潮流,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要求,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之路,坚决杜绝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等‘竭泽而渔’式的增长。”卫星说,对此,普洱市明确提出,要重视骋顿笔但不唯骋顿笔,要绿色、生态、惠民的骋顿笔,不要带血、带毒、带霾的骋顿笔。

卫星介绍,普洱在全国州市一级率先提出“生态立市、绿色发展”,大力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大力实施绿色新政,支持绿色生产,倡导绿色消费,在全社会形成体现现代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努力走出一条资源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稳步增长,具有时代特征和普洱特色的科学发展、绿色发展、跨越发展道路。”

“经过‘十二五’以来几年的大力发展,普洱的空气、河流、山水等各项指标持续向好,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普洱市建设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加红说,2016年,普洱人均碳排放量为4.29吨标煤/人,远低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监测河流的Ⅲ类或优于Ⅲ类水质达标率为92.5%,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森林覆盖率高达68.83%,高于云南省和全国平均水平,甚至高于欧盟等发达国家水平。

山水林田统筹兼顾:山林变“摇钱树” 林地变“聚宝盆”

冬日的普洱,大地依然满目葱茏。在位于思茅区思茅镇箐门口村的淞茂谷生物医药基地里,工人们正叁叁两两地忙着给各类中药材施肥。置身山顶,只见山峦此起彼伏,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这是灵芝、这是龙血树、这是鹿仙草……”随着工作人员的指引,基地里的各类名贵中药材逐一进入大家的视野,让人眼前一亮,原来满地都是宝贝;抬头一看,粗细不一的树干上还“种”满了不同品种的石斛,工作人员随手掐了一截便放在嘴里嚼了起来,更是让大家满脸惊讶。“这些都是仿原生态的,没打过农药,可放心食用。”工作人员忙着解释说。

“这里不仅环境好,而且种药用的也都是农家肥和有机肥,长出来的药品质自然也好,哪怕是贵一点也有人要。”负责淞茂谷日常田间管理工作的周安跃接过话,信心满满地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绿色食品已逐渐成为大家消费的首选。

周安跃介绍,2015年,干了十几年建材活的他从景东县来到淞茂谷帮人打理基地,除了待遇好之外,更看重的是这里的发展前景。“与以前相比,现在的工作更有奔头了,每年不仅能剩下4万多元的存款,而且还能学到技术。”周安跃说,希望有一天能学有所用,把家乡可开发利用的山林都变成乡亲们的“摇钱树”。

“我们以淞茂谷为基地,在不伤害每一片森林的誓言下,经过6年的科研攻关,率先在国内突破了石斛、灵芝、龙血树叶等野生药材林下利用的科技难关,建起了获得国家批准的林下利用野生珍稀药材基地。”普洱淞茂医药集团淞茂制药厂总经理刘宝说,他们立足普洱得天独厚的林下药材、茶叶、咖啡等种植资源优势,向山林要效益。过去5年,共带领2000余户农户种植各类中药材2万亩,人均中药材年纯收入达3万元。

其实,淞茂谷的发展只是普洱在“生态立市 绿色发展”战略过程中的一个代表,随着国家及省市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地,依托林地资源发展绿色、健康等产业的公司也正如雨后春笋般兴起。

普洱市林业局副局长蔡茂伟介绍,普洱林地面积达3829.5万亩,这为实施林下种植资源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6年,普洱市完成林业总产值211.6亿元,同比增长10%,林农从林业上获得的人均收入达2950元,为云南省之最。”

绿色发展助力脱贫攻坚:收获“生态美”和“百姓富”两个成果

地处云南边陲的普洱,贫困面积大、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是云南脱贫攻坚战场上要打的一场硬仗。如何在不破坏生态资源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摆在普洱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将试验示范区建设纳入脱贫攻坚全局中加以统筹,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坚持把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和贫困地区跨越发展作为核心。”王加红说,普洱立足贫困地区的资源禀赋优势,通过抓好清洁能源、林业、特色产业精准扶贫作为支撑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县区有龙头公司、乡镇有支柱产业、村组有主导产业、农户有增收项目”的产业开发格局,目前茶产业、林产业收入占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50%。

茶农董祖祥是普洱有机茶的种植大户,也是绿色发展和脱贫攻坚的带头人。“1999年,我用养猪和做木材生意攒下的钱在整碗村承包了30亩土地培育有机茶园,但由于投资成本大、茶叶价格低等原因,连续亏损了10年。”董祖祥说,但值得高兴的是,他这10年的坚持并没有白费。如今,他已有2000亩茶园通过欧盟、美国和日本的有机认证,其收入是常规茶园的10倍,出口到德国、英国等地的有机茶更是卖到了2000欧元一公斤。

不仅如此,如今整碗村1200多户农户在董祖祥的带领下,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方式种有生态有机茶园2.5万亩。2016年,全村人均茶叶纯收入达2万元。

“绿色发展,不仅让本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解决了3000多人的就业问题。”董祖祥说,整碗村的土着居民只有3000多人,但常驻人口却有6000多人,外来务工人员拿走了茶园一半的收入。2016年,村里付给外来务工人员的劳务费就高达6000多万元,带领了3000多人脱贫致富。

普洱市扶贫办外资中心主任魏举明介绍,目前,普洱市把培育绿色产业作为支撑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通过大力发展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积极探索发展长期可协调、可增收的新产业、新业态以达到短期内脱贫致富和长期不返贫的双重目标。“贫困人口从2012年的64.9万人下降到2016年末的35.84万人,累计净减少29.06万人;贫困发生率从30.4%下降到18.91%,脱贫攻坚取得阶段性成效。”

此外,截至2016年年底,普洱市绿色有机农产物种植面积比例已达30.4%,已有316万亩农作物获“叁品一标”产地认定,5.7万亩茶园获得有机认证,123户公司的292个产物获有机产物认证,数量居云南省之首。“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统筹兼顾了生态与生计两个问题,使普洱实现了绿色人均骋顿笔2.02万元,让老百姓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实惠,收获‘百姓富’和‘生态美’两个成果。”普洱市农业局种植业科科长蔡文学说。

用机制守护绿色发展:让绿色政绩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准

“第一名镇沅县100.8分,第二名思茅区98.42分,第叁名景谷县97.945分……”王加红介绍说,为了将绿色经济抓牢抓实,普洱市率先在全国推行绿色考核机制,从考评体系入手建立了量化的考评方案,让绿色政绩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准。

王加红认为,建设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推动绿色发展的关键之一,就是铸牢制度篱笆。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可靠保障,使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2016年6月正式出台的《普洱市绿色经济考评体系(试行)》和《普洱市绿色经济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将绿色经济发展、资源利用效率、环境与生态效率指标纳入县(区)综合考核和绿色经济考评的重要内容,占总分值的30%。”王加红说,这不仅让绿色经济发展得到了很大的制度支撑和保障,也让绿色发展成为了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

普洱市委书记卫星也表示,虽然素有“怀金孕宝”美誉的普洱资源丰富,但要坚决杜绝拼资源、拼环境、拼消耗的发展方式,从长远、整体考虑,要绿色、生态、惠民的骋顿笔,不要带血、污染、低效益的骋顿笔,对节能减排、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事件实行“一票否决”。

为此,普洱市研究制定了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诚信联盟公司标准、制定出针对精品咖啡的质量标准体系、建立健全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运行机制和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等一系列标准和机制,这一系列举措,给各地干部戴上了绿色发展的“紧箍咒”,让绿色经济考评立起来、实起来、严起来,对地方发展、干部行为形成正向激励、负向倒逼,让绿色政绩看得见、摸得着、测得准。

“2016年,普洱实现绿色骋顿笔527.98亿元、绿色人均骋顿笔2.02万元、4大绿色产业增加值253.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3%、11.6%、12%;绿色骋顿笔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92%,四大绿色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4.57%......”王加红说,一系列的数据,印证了普洱“十二五”期间绿色发展的巨大变化,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建设给老百姓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福祉和实实在在的实惠,普洱市也实现了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改善的可喜局面。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如今,普洱立足资源禀赋、特色优势和市场需求,推动绿色农业生态化、绿色工业可循环、绿色服务业可持续、全社会绿色发展普及化等各项工作正在全面开展,昔日的绿水青山正在变成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