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解振华:循环经济发展需法律先行

来源: 2015-09-25 09:35 浏览量:3316

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要求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十八届叁中全会从完善体制机制上作了进一步部署,要求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因此,未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既需要反映“生态的(别肠辞濒辞驳颈肠补濒)”和“经济的(别肠辞苍辞尘颈肠)”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需求,又要体现减量化(谤别诲耻肠颈苍驳)、再利用(谤别耻蝉颈苍驳)、再循环(谤别肠测肠濒颈苍驳)的循环经济原则,从源头和生产过程解决我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约束,打造经济发达与生态保护高度统一、有序共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模式。

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生态经济时便谈到了循环经济理论。认为生态经济强调的核心是经济与生态的协调,注重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的有机结合,强调宏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而循环经济侧重于整个社会物质循环应用,强调的是循环和生态效率,资源被多次重复利用,并注重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资源节约。而生态经济与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相一致的,都是要使经济活动生态化,都是要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过去几十年的过程中,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经在城市发展和循环经济方面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这将为引导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思路和模式参考。《法律·技术·资本: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选》,详实地介绍了各国循环经济发展、城市产业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经验,对澳大利亚、巴西、新西兰、韩国、新加坡、瑞士、英国、德国、法国、荷兰、丹麦、瑞典、印度、日本、美国等城市在水土环境治理、旧城改造、生态社区建设和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涉及的法律政策、城市规划、投融资渠道、公众参与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深度的探讨和分析,对各国城市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实践偏差给予了客观、中肯的评价。这将有助于关心循环经济发展的政府主管部门、学者和广大读者全面了解世界各国循环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的基本取向,深入理解生态经济的内涵和外延,更好发挥循环发展与绿色发展、低碳发展的协同效应。

书中许多国外范例所展示的经验和模式已经在国内实践中得到了部分借鉴和应用推广。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支持了900多个循环经济示范试点项目,支持建设了45个“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个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75个产业园区进行循环化改造,83个城市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这些项目全部实施后,每年可资源化利用各类废弃物约2亿吨,与利用原生资源相比,相当于节能近1亿吨标煤。

总结过去10年来我国在推动循环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大概有五个方面:

一是法律规范,强化制度约束。把循环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从理念向实践转化,需要强化法律法规建设,使循环经济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遵循的行为规范;

二是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循环经济与经济结构、产业布局、资源环境禀赋密切相关,科学规划是更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前提;

叁是政策驱动,建立激励机制。要实现循环经济动态稳定和长效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前提下,建立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激励政策;

四是科技支撑,注重技术引领。发展循环经济,科技创新是支撑,链接技术是关键;

五是示范试点引路,带动全面发展。国家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从省、市、园区、公司等多个层面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

未来,我国的循环经济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必然要在上述各方面进一步深化和完善,更加突出法律先行和政府引导、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强空间管控和集约发展、强调公众参与和利益共享、强化智能建设和智慧管理。通过法律规制强化政府规划引领作用,积极利用市场杠杆来鼓励公司和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促进资源循环利用优化环境,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法律·技术·资本: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最佳范例选》序。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