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国企再改革,煤企走向哪?

来源: 2015-09-21 09:06 浏览量:2803

目前,煤炭上市公司以国企为主,央企、地方国企、民营公司市值占比分别为55.5%、36.7%和7.8%。2012年中期以来,煤价已出现连续叁年的下行,行业盈利已进入全面亏损期。低迷景气迫使公司在困境中寻找微观变革的出路,而国企改革的政策红利则将在中观及宏观层面为煤炭公司带来深远影响。

历史:煤企改革经历叁阶段,结果为煤价市场化和集中度提高

自1978年至今,煤炭国有公司改革大致经历以下阶段:90年代以来,主要以市场化为改革方向;近期改革主要表现为煤价市场化和资源整合两个方面,煤炭价格逐步放开,煤矿安全性和产量集中度不断提高。

2014:国企改革风再起,央企地方企同步推进

2014年7月,国资委推出“四项改革”试点并确定6家试点央企,各省随后跟进,核心内容包括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健全现代公司制度等,其中河南、河北、贵州、山西的改革方案与煤炭行业较为相关,国投新集、平煤、盘江等成为国企改革试点公司。各煤炭集团也纷纷披露包括股权多元化、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等改革重点,包括盘江、兖矿、京煤、国投等。

煤炭国企改革方向:资本和管理市场化

(1)资本市场化:改组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投集团为首批央企试点单位,盘江集团已成立国有资本运营有限公司;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盘江、平煤、国投相继提出该改革方向。

(2)公司管理市场化:国有公司实施分类监管,发挥董事会的治理核心作用;资产注入与资产整合:山西推动煤炭产业向“集约高效型”转变,此外京煤、开滦、大同、盘江、露天等上市公司体外资产占比较高或盈利较好,或省国资有整合意愿;股权激励和市场化管理:盘江、京煤等集团已提出深化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市场化选聘力度等方案;资产处臵:13年来,大同煤业、陕西煤业相继出售亏损煤矿,未来煤企非盈利和非主业项目可能逐步清理,以提高上市公司资产质量。

2015年9月:被称为“国企改革顶层设计”的《对于深化国有公司改革的指导意见》(下称《指导意见》)终于“落地”。

煤企作为90%都是国企的行业主体,作为第一次能源公司,也将面临着全方位、深层次的公司改革;同时,当下低迷的煤炭市场也迫切需要行业做出改革,化解产能过剩的局面。

煤企首先要做强,减少同质化竞争

过去十年的煤炭盛世,使得国内煤企生产粗放,管理大条,经营同质化程度高,而随着煤价的不断下探,煤企亏损严重,过去的传统生产和经营管理已经显得极其不合时宜,市场化改革步步紧逼,煤企需要用现代化的科学管理和精细化的成本控制,点对点的供需匹配,高附加值的差异化产物经营才能赢得市场。

而当前煤企形态不一,规模不同,实力情况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实力和规模的制约使得很多中小公司不能靠自身力量实现科学化,精细化和高附加值的差异性产物结构,需要借力较大的平台才能得以转型提升。

做大是做强的基础,做强是做大的目的。首先要经过兼并重组,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形式可以是上下游的兼并重组,可以是煤炭公司之间的兼并重组,可以是煤企和服务业的联动,总之就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升级和提升利用效率,在兼并重组后,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公司的重新评估,现代化体制建设,精细化管理,合理的产物结构安排,灵活的市场化运营方式,减少公司间的同质化竞争,做出各大公司的特色。

当然,部分实力和规模、资源禀赋较差的公司要清退出市场,辅以退出机制,减少退出风险。

稳妥推动煤企混合所有制改革

混合所有制改革就是实现股权的多元化,实现股份制改制,通过交叉持股相互参股,构建混合型公司。开发新项目、组建新公司,实行股份制,尽可能形成混合型公司,探索实行混合所有制公司员工持股。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较高的转制科研院所、高新技术公司和科技服务型公司开展员工持股试点,以董事会管理的形式,实现资本的盘活和保本增值。

中国煤炭产业的布局高度两极分化。一极,是以“小、散、滥”着称的小煤矿,这一极里民间资本显示了极强的势头,原有的小型地方国有矿和乡镇集体矿大量被私人资本占领;另一极,是大型煤炭公司国有资本“一枝独秀”,外部资本鲜有、也难有机会进入。

煤炭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垄断。打破垄断的手段就是煤炭资源市场化,让更多投资者进入这个产业,通过竞争,迫使煤炭产业提高全员效率、技术与管理水平,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吨煤成本。国企改革必须与民企的进一步崛起并驾齐驱。如果没有民企的借势崛起,国企改革势必缺乏必要的刺激环境和战略伙伴。责任和产权多元化、明晰化,加以严格的监管制度、适当的资源税收政策和生态补偿机制,减轻资源开采带来的矿难、生态破坏等负外部性。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