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商洛创建循环经济示范市 打造经济转型升级版

来源: 2015-05-22 15:54 浏览量:4043

2013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复了商洛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商洛正式成为陕西唯一、全国首批4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之一。在这份创建地区名单中,商洛是为数不多的几个整体推进循环经济的地级市之一。2017年,国家考核组将对商洛市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工作进行全面验收。在迎接“国考”的日子里,商洛市委、市政府正在举全市之力、聚全市之智,奋力探索着具有商洛特色的循环经济新模式,开拓创新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新常态。

突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地处秦岭腹地的商洛,是一个自然、生物和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特别是矿产资源尤为丰富。目前,已发现矿产资源60余种,有大中型矿床39个,其中铁、钼、钒、金等矿种储量大、品质优,潜在价值超过3400亿元,处于我国280多个地级市的第一个台阶上,是我国金属与非金属资源的宝库。商洛还是国家南水北调工程水源水质安全保障区和关中的生态屏障,既承担着维护区内生态安全的发展责任,又承担着“一江清水供京津”的政治责任。

作为关天经济区的次核心城市,商洛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优美,最大的责任是确保京津供水,最大的任务是群众脱贫致富。但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商洛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贫困人口占到全国贫困人口的1%;矿产资源开发中形成了118座尾矿库,也占到全国的1%。这“两个百分之一”,就像压在商洛头上的“两座大山”,严重制约着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发展。

既要金山银山、富民强市,又要青山绿水、生态优美。近年来,商洛市委、市政府在不断深化对市情认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确立了生态立市的发展战略。市上按照循环经济理念,设立了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作出了《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突出大力建设循环型公司、加快建设循环经济园区、梯次推进循环型社会建设等重点,全面提高全市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继2009年商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被列为省级园区之后,商洛又结合发展实际,明确提出了“打造国家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创建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目标,创造性地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2012年成为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2013年又成为陕西首个循环经济试点市、国家首批循环经济示范创建市,走出了一条符合商洛实际的循环发展道路。

探索:创出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商洛模式”

商洛走循环经济发展之路,是干部群众长期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最佳路径,也是被资源条件和资源开发现状“倒逼”出来的结果。不走循环发展之路,商洛就没有出路。

商洛发展循环经济思路的形成,源自于商洛人对尾矿价值的重新认识。在多年的循环发展实践中,商洛人一直在破解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这个大课题。在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规划的10个循环产业链61个产业项目中,就有18个项目涉及到尾矿和冶炼废渣综合利用。在与之相衔接的县区工业集中区46个项目中,又有13个项目与尾矿综合利用有关。这些项目全部建成达产达效后,每年可减少760万吨固体废弃物、230万吨粉尘、290亿立方米废气、8600万吨废水的排放。

为了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商洛市政府出台了《对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明确了大力扶持尾矿资源利用产业的优惠政策及保障措施,在财政极度困难的情况下,每年筹措10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建设扶持。同时,依托中国地质科学院尾矿利用技术中心技术力量组建了商洛市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研发中心,先后成立了商洛市材料科学工程院、陕西省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并与省内外有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行业协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加快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步伐。

经过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商洛市创出了“一核心二支撑叁联动”的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商洛模式”,即以创建国家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带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为核心,以技术和政策扶持为支撑,通过组织保障、示范带动、协会搭桥叁方联动,推动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健康快速发展,呈现出“十大亮点”: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编制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第一个成立了专门行政机构、第一个形成了尾矿利用技术研发体系、第一个出台了《对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第一个成立了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第一个创建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专业网站。在陕西地级市中,第一个开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公司认证、第一个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作为矿山采选项目核准的前置条件、第一个把循环经济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纳入县区考核、并在全省率先建成了一批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化项目。

目标:打造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商洛市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中,紧紧围绕依托大西安、建设大商洛、打造大品牌总目标,推进“两大板块”(区域经济核心板块、旅游核心板块),“四区”建设(现代工业园区、特色农业园区、新型农村社区、精品旅游景区),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农业、服务业以及社会层面循环发展体系,全面推进生产、流通、消费、社会各环节循环发展,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目标,努力将商洛打造成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循环经济示范城市。

实施四类项目。重点抓好以太阳能光伏制造及发电、电子元器件、金属材料、化工材料、生物医药、资源产业化利用、节能环保等为主的循环工业项目;有序推进以核桃、板栗、葡萄、花生、肉猪、肉鸡、农业废物产业化利用为主的循环型农业项目;加快建设以循环型旅游、绿色消费、生产性服务业为主的循环型服务业项目;全面实施以再生资源回收网络及产业化利用、绿色建筑、循环经济基础保障为主的社会层面循环项目,确保规划布局的四大循环体系项目全部建成。

构建四大体系。一是构建循环工业体系,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清洁生产,强化节能、节水、节地、节材监管,促进源头减量。加快改造和建设10个循环型工业园区,建成1个国家级、5个省级、4个市级循环型工业园区,促进公司循环式生产、园区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组合。二是构建循环农业体系,加快推动原材料基地化、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推行节药节肥,提高农业废弃物、林业“叁剩物”利用水平,形成农林牧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叁是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大力推进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四是构建社会层面循环发展体系,完善再生资源和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推动再生资源利用产业化,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施绿色建筑、绿色交通行动,推行绿色消费,打造一批循环型示范社区示范村,全面建设环境友好型和资源节约型社会。

落实四项措施。强化组织保障:成立专门工作机构,定期监督检查,及时研究解决重大问题,多途径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强化技术保障:着力推进循环经济工业领域共性技术研发、推广和应用。强化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科研投入、绿色准入、循环经济补偿等八项制度,推进循环经济向纵深发展。强化政策保障:健全环境资源价格体系,严把产业项目审批关口,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制度,支持绿色产物生产公司发展,扩大资源综合利用减免税政策执行范围,建立信贷支持“绿色通道”,建立循环经济发展资金增长机制。

实现四大目标。一是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到2017年全市资源产出、资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各项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家规定指标。二是循环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1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815亿元,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比2012年翻一番;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叁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52:39,循环型工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70%以上。叁是循环支撑体系初步建立。到2017年建成10个循环型工业园区、50户循环型工业示范公司、50个循环经济示范社区、100个循环经济示范村。四是生态文明建设稳步推进。建成4个生态示范县、30个生态示范镇、200个生态示范村,将商洛打造成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市、生态园林市、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关天经济区生态发展示范区。

展望:蓝图已绘就任重而道远

商洛市将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纳入了“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编制了《商洛市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产业项目建设规划》《商洛市现代材料工业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尾矿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规划》《商洛市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规划》《商洛市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实施方案》等规划和实施方案,形成了完整的规划体系。

该市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中,制定了循环经济示范单位认定办法和评价指标标准,实行了创建进度和创建项目报告通报制度。目前,创建方案列入的197个项目已有174个启动建设,80个基本建成,累计认定省级资源综合利用公司36户,认定市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示范公司、示范村(社区)30家,2014年争取中省循环经济及循环发展重点项目资金3亿多元,累计建成尾矿资源综合利用重点项目62个、在建24个,年尾矿资源综合利用能力达到1400万吨,资源综合利用协会会员达到100家,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5%,矿产资源总回收率达到62.3%,共伴生矿产综合利用率达到67%,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初步实现了向链条合理化、利用领域多元化、利用规模产业化、技术装备领先化、科研生产一体化、能源消耗低碳化、产值效益高效化、运营管理规范化的转变。

商洛市委、市政府按照“公司循环式发展、产业循环式融合、资源循环式利用、区域循环式开发”的思路,加快建设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社会层面循环发展四大循环体系,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循环工业格局基本形成。以商丹循环工业园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建设为主战场,规划布局的10个循环经济产业链7条初步建成、3条加快推进,20个标志性工程10个基本建成。全市先后建成了比亚迪光伏产业链、炼锌厂锌冶炼及综合利用、山阳县钒系列开发、陕西邦友硅系列开发、洛南钼系列开发、尧柏龙桥水泥建材、柞水大西沟矿钢一体化、金川封幸皂素回收等40个循环发展重点项目,形成了以商丹园区与县区工业集中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循环工业发展格局。目前,全市省级重点园区数量达到13个,入园公司297户。新能源、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一批具有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取得新进展。“叁网合一”集成器生产线、“物联网与电子商务”软件研发及硬件生产、智能装备制造暨桁架式工业“机器人”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建成投产,建成了全省首家光伏发电体验中心和分布式光伏电站,自主研发的高端饮用水富氢水产物成功上市,2万辆电动客车整装生产线、山阳中德产业园汽车液压缸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成功落地并启动建设。

循环农业体系日趋完善。启动了秦岭生态农业示范市创建工作,累计建成无公害农产物基地335万亩、绿色食品基地102万亩,新认定省级现代农业园区17个、市级11个,现代农业园区发展到70个;新认定“叁品”产地29个、产物50个,生态优势加快转化。先后建成了山阳家金核桃深加工、丹凤华茂肉鸡等20多个农业循环发展产业链重点项目以及丹凤桃花谷等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形成了以农、果、茶、畜、沼、菜、加、游为链接的具有商洛特色的循环农业体系。

服务业循环发展特色鲜明。商於古道棣花景区一期建成开园,开启了商洛人文旅游景区的先河。金丝峡5础创建通过国家旅游局评估,柞水溶洞成功创建为国家4础级景区,新建“秦岭美丽乡村”33个,成功举办了2014中国秦岭生态旅游节和首届环秦岭公路自行车赛,全市旅游人数突破3000万人。新型服务业上善功信公司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研发中心建成运营,大秦岭特产网上线,长安银行等金融服务业务迅速拓展,商山物流园等重点物流项目基本建成。

社会层面循环发展成效显着。大力实施“碧水、蓝天、清洁、增绿、循环”五大工程,在全省率先启动了丹江等流域污染防治叁年行动计划,实施污染防治项目102个,丹江出境断面水质稳定达标,为“一江清水供京津”作出重大贡献。积极创建全省清新空气先行区,加快建设大秦岭清洁空气走廊,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和禁燃等措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成效明显,市区良好以上空气天数达到362天,空气质量位居全省首位。大力推进农村清洁和生态建养工程,不断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深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面实施城周绿化叁年规划,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造林绿化32.55万亩,治理水土流失702平方公里,在全省率先入列“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市”。全市还先后建成了商南天河泥浆、柞水静能等10多家资源综合回收利用重点公司,再生资源回收公司及个体经营者达到234户,主要再生有色金属回收率91%,主要再生资源回收率达到85%以上。强力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商务流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和落后产能淘汰,2014年全面完成了省政府下达的节能减碳各项指标。

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是新常态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商洛的必由之路。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商洛的生态环境改善了,骨干公司发展壮大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就业岗位增多了……人民群众已经共享到了循环经济发展成果。

蓝图已绘就,任重而道远。在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的道路上,商洛已率先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面向即将到来的“国考”,他们正在扬鞭奋蹄,以敢为人先的作为,走在探索与实践的“赶考”路上……

新闻链接

2009年4月,商丹循环工业经济园区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第一个省级循环工业经济园区。

2009年7月,商洛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对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2010年3月,商洛市政府出台了《陕南循环经济产业发展规划商洛市实施意见》。


2011年4月,商洛市政府出台了《对于扶持发展尾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的意见》。

2012年1月,商洛市政府出台了《对于加快推进循环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2年11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商洛市为国家第一批共伴生矿产及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

2013年10月,陕西省发改委确定商洛市为全省首个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同年12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商洛市为全国首批40个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创建地区之一。

2014年,商洛市出台了对于加快新型工业园区建设推动工业转型发展的意见、加快移民搬迁工作的决定和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措施,循环经济发展成果显着。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