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今年底兰州市初步建立“四位一体”循环经济体系

来源: 2015-04-02 13:51 浏览量:2840

到2015年底,我市初步建立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特征,集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四位一体的循环经济体系;形成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11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100户示范公司,其中省级示范公司达到30户;实施76个重点项目,建成兰州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各项指标达到或领先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全省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这是我市近日出台的《2015年兰州市推进甘肃省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中制定的主要目标。

提升循环型

“四位一体”体系建设

在农业领域重点打造4种发展模式,促进农业向生态化、无害化方向发展。

推广4种节能模式。包括模式一,种植-秸秆青贮-养殖-沼气生产-沼渣沼液还田发展模式。完成玉米秸秆青贮饲料40万吨以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模式二,高原夏菜产、销、加、尾菜利用发展模式。实施百万亩高原夏菜基地建设项目,年产量达到280万吨,尾菜处理率达到30%。模式叁,绿色低碳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对农业科技园、观光采摘园、休闲农庄的软硬件改造提升,推行绿色观光旅游等。

在工业领域突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节能环保等行业,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源头减量,推动产业循环化发展。

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公司完成一轮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强制性清洁生产公司达到88家以上。

在服务业领域,推进物流业、旅游业、通讯服务业和餐饮住宿业服务主体绿色化、服务过程清洁化,促进服务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

发展绿色物流业。将主城区营运车辆改造升级为肠苍驳、濒苍驳、电力驱动等清洁能源型车辆,确保2015年改造车辆达到总数的30%。

绿色旅游业。在景区建设过程中采用节能环保产物,配套建设污水再生利用、雨水收集、垃圾无害化处理系统,使用节能环保交通工具,创建2个绿色旅游示范基地,4家绿色旅游饭店。

通信服务业。以甘肃移动兰州分公司为平台,加快老旧设备退网,加大节能改造力度,推动通信运营商回收基站中废旧铅酸电池,建立废旧手机、电池、充电器等通信产物的回收体系,通信基站能耗比2010年降低25%以上,废旧铅酸蓄电池回收率达到90%以上。

在社会领域,深入开展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行动,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推动产业之间、生产与生活之间、区域之间循环式布局、循环式组合、循环式流通。

推行绿色交通。推进绕城高速、轨道交通、“上跨下穿”等项目建设。对公交路线和站点进行整合、优化,改造20处以上的港湾式公交停靠站点。全面推进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加快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报废车辆,累计淘汰6万辆“黄标车”及老旧汽车。

推进公共机构节能降碳。积极推动政府机关、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节能工作,鼓励有条件的政府机关、学校、医院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实施采暖、空调、照明系统的节能改造。

完成示范基地、园区、产业链、公司、项目“五大载体”工作任务

第一,牵头完成循环经济基地建设。兰白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环经济示范基地。突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重点产业,以西固化工园区、连海经济开发区为载体,依托兰州石化、窑街煤电、兰铝、连铝等重点公司,构建石油化工、冶金有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完善与白银市示范基地建设协商机制,确保年内完成基地建设的各项指标和重点项目。

国家级“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加快重点项目建设,10万吨废旧铝、报废汽车拆解等6个项目年内建成投产。废家电拆解、洁净钢等4个项目年底前完成前期开工建设,污水处理中心等6个项目年底完成前期工作,完成利源和艺祥2户公司搬迁工作。

第二,完成6个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

按照空间布局、产业结构、产业链接、资源利用、污染治理等规范化要求,加快实施各园区延链补链等重点项目,重点实施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项目,年底前完成6个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化改造任务。

第叁,牵头和协同完成循环经济产业链建设任务。

以项目建设延链补链,构建11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76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总投资达到458亿元。

依托兰州石化、西北永新、蓝星等公司,继续完善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产业链。重点实施兰州石化炼油污水改造、催化剂污水处理等9个项目。

以兰州石化、科天化工等公司为依托,打造原油加工—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原油及油品储蓄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实施科天化工水性科技园产业园等3个项目。


以连海地区产业集群为重点,完善煤炭开采—炭素制品、炼油、发电—冶金有色—建材循环经济产业链。重点实施窑街煤电煤矸石综合利用等11个项目。

依托兰石、兰州电机等公司出城入园搬迁改造,完成设备制造—回收—再制造产业链建设,构建公司内循环、公司设备产物循环、园区内循环和园区间循环4个层面的循环体系。

第四,循环经济示范公司培育。

按照省级示范公司培育标准,以推行清洁生产为重点,在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领域,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公司36户,其中省级9户、市级27户,累计达到100户。示范公司的资源产出率、土地产出率、单位产物能耗、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等主要指标达到国内或省内先进水平。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