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化腐朽为神奇,只需要一点“催化剂”

来源:科技日报 2014-07-23 10:18 浏览量:2713

  编者按: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于2009年12月由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现已更名为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发起,联合34家公司、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共同组建,2010年3月22日成立,现有成员单位共55家。2010年6月被科技部确定为国家试点联盟。

25cfbf4fb48cd62607594cc2a7a82417.jpg///

  图为紫微辰恒雕塑,矗立于首都国际机场罢3航站楼,它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国古代的浑天仪,主要制作原材料为尾矿。


  固体废弃物的第一主角是谁?


  面对这个问题,更多人想到的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等,却很少有人会想到尾矿。 事实上,目前我国尾矿累积堆存量在120亿吨以上,尾矿已成为我国目前产出量最大、堆存量最多的固体废弃物。


  大量尾矿的堆积不仅会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且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如果将遍布全国的尾矿加以利用,其带来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可想而知。这也正是尾矿综合利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以下简称“尾矿联盟”)成立的初衷。


  7月18日至21日,尾矿联盟组织各成员单位对尾矿综合利用比较成功的福建新创华建尾矿微粉基地、浙江中材设计院西南分院进行调研。在调研活动中,先进的尾矿综合利用技术不断得到推广和升级,而这样的调研和技术交流活动联盟每年都会组织四五次。


  一个理念:变尾矿为资源


  2012年7月,科技部部长万钢会见美国前副总统戈尔时,将一个名为《对话》的微型雕塑赠送给了戈尔,并强调这是“中国的低碳艺术”。这座雕塑的原材料就是尾矿。


  中国是个名符其实的尾矿大国,这与我国矿产资源的“中国特色”密不可分。我国贫矿多、富矿少,共伴生矿多,而且矿石的品位较差。“这使得开采出来的矿石中80%以上都变成了尾矿。” 中国尾矿联盟副秘书长王书文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道。


  据统计,我国现有矿山15.3万座,尾矿库12655座,而且每年的尾矿产出量还在不断增加:2011年尾矿产出量15.81亿吨,2012年达到16亿吨,2013年则进一步增加到16.5万吨。


  这些产出量惊人的尾矿到底有多少利用价值?


  王书文告诉记者,我国矿业起步晚,技术发展不平衡,不同时期的选冶技术水平差距很大,大量有价值的资源存留于尾矿之中。据测算,如果对现存尾矿中的有价元素进行回收,可回收2.1亿吨铁、300吨黄金、200万吨铜,以及大量的钛等稀有金属。


  那些无法进一步提取有价元素的尾矿也“浑身都是宝”。从用作电磁炉托盘的微晶玻璃,到高楼大厦中的外墙无机保温棉,再到净化海水的人工鱼礁,甚至到城市中的景观雕塑,尾矿无处不在地向人们宣示着其“变废为宝”“华丽转身”的巨大潜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上百亿吨级的尾矿堆存实际上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尾矿联盟成立,要做的就是“变废为宝”的“催化剂”。


  开展40多项尾矿综合利用项目,创造经济效益近200亿元,攻克世界性难题一个,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个,推动我国的尾矿综合利用率从2009年的8%提升到2013年的18.5%……4年来,尾矿联盟的“催化”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


  一个思路:打通整个产业链


  黑色金属尾矿、有色金属尾矿、稀贵金属尾矿、非金属矿尾矿……它们来源于不同的矿产资源,却都叫做“尾矿”。如何在这个跨行业特征如此明显的领域,将技术与生产结合起来,把先进的尾矿综合利用技术推向全国,进而推动尾矿综合利用的产业化,是尾矿联盟无法回避的问题。


  这本来是一个不利条件,但尾矿联盟却把它当成了优势。“尾矿的特点决定,它的综合利用不是一个单位或公司就能完成的,这样正好可以发挥尾矿联盟的组织、协调和牵头作用。”王书文说。


  2009年尾矿联盟发现湖北的声荣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尾矿磁选技术“亮点”突出:这项技术能够将弱磁性、细粒级的矿物分选出来——这是世界公认的选矿难题。该公司对长阳当地的锰尾矿进行弱磁性矿物回收后,将剩下的材料制作成建材,这样就实现了尾矿的100%回收利用。尾矿联盟先是对该技术进行了产业化论证,之后积极向全国推广这项技术,目前该技术已在新疆、四川、贵州和山西等地“落地开花”,而且已走出国门在印尼和南非的矿产公司得到应用。


  尾矿联盟常务副秘书长杜根杰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尾矿联盟的成员单位中不乏最有技术优势的科研单位,有些矿产公司希望对尾矿进行加工利用,但苦于没有技术,就向尾矿联盟寻求帮助。联盟会组织多位相关专家形成“专家诊疗组”,对公司的尾矿资源利用问题进行“诊疗”,最终形成适合该公司的最优技术解决路径。


  在实施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过程中,尾矿联盟会将科研单位和技术应用较为成熟的公司“配对”组成工作小组,对技术需求方的尾矿利用技术进行联手攻关,科研单位输出技术,公司则输出相关工艺和装备。


  2010年,山西灵丘豪洋矿业有限公司在利用尾矿制造混凝土的过程当中,始终难以攻克成分配比的难题,希望尾矿联盟能够提供帮助。尾矿联盟迅速组织了北京科技大学、北京金隅集团混凝土有限公司和浙江中材设计院共同进行该项目的攻关。其中北京科技大学负责尾矿材料配方,山西灵丘豪洋矿业有限公司及北京金隅集团参与资金投入,浙江中材集团负责工艺和装备路线的设计。


  最后,这个项目的成果超出了预期:在国内外首次实现利用硅卡岩型铜尾矿生产加气混凝土;实现利用铁尾矿、金尾矿100%代替加气混凝土中硅质原料,综合性能指标提高30%。


  谈到科研单位与公司“配对”攻关的模式,杜根杰不无自豪地说:“科研人员实验的成功,和生产线上的成功并不是一回事。采取科研单位和公司联合实施项目的模式,会大大提高尾矿综合利用项目的可操作性。”


  一个平台:上下游资源共享


  对尾矿资源进行综合利用的第一步就使许多公司望而却步——这是一个昂贵的门槛。


  王书文向记者介绍,尾矿综合利用的第一步是进行组分分析:先是对尾矿中某几种成分进行初步组分分析,对尾矿是否有利用价值作出基本判断后,再进一步对尾矿中的所有成分进行全组分分析。使用相关实验设备对尾矿进行初步组分分析的市场价是1到3万元,全组分分析的市场报价在30万到50万之间,许多公司听到报价后就放弃了利用尾矿的念头。


  事实的另一面是,一些科研院所和大型公司花费几百万甚至上千万从国外进口的先进实验设备一年中将近1/3的时间是闲置的。


  如何让产业上下游实现资源共享,把公司尾矿资源利用的门槛降低,同时让昂贵的实验设备不再闲置?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尾矿联盟邀请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拥有相关科研设备的8个成员单位共同组建了尾矿联盟公共实验检测平台。实验平台向所有联盟成员单位开放,而且为成员单位提供免费或低成本公共检测服务。


  对于提出尾矿成分检测需求的非成员单位,尾矿联盟探索出一条新的收费模式:如果只通过联盟进行成分检测,那么向公司收取低于市场价的检测费用;如果进行检测后希望继续通过联盟进行尾矿的综合利用,与联盟签署“技术打包协议”,那么检测是完全免费的。


  去年,浙江天台承瑞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向尾矿联盟求助,原来这家公司的铅锌尾矿库即将堆满,采矿还在进行,而原则上国家已经不允许新开尾矿库,这样下去只能停产。后来,天台承瑞资源综合利用有限公司通过尾矿联盟的公共实验检测平台对尾矿进行检测并与尾矿联盟签署了“技术打包协议”,通过开展对尾矿的综合利用减少尾矿堆存,这座铅锌矿最终得以继续运营。


  加入实验平台的相关科研院所和公司也受益不少。去年一年,8个公共实验检测平台的使用一共增加了5000多机时,大大提高了实验设备的利用率。


  “这个公共实验检测平台的好处就是,产业链的上下游是互利共赢的,我们也正在着手开放更多这样的公共实验平台。”杜根杰说。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