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作者: 吉喆 丁吉林 来源:财经界 2014-07-10 07:37 浏览量:2649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同志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战略,十八届叁中全会完善了生态文明的发展路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成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之一。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循环经济作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具有十分重大迫切的现实意义。


  中国循环经济的现状如何,近年来取得了哪些积极有效的成效?围绕焦点话题,记者专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负责同志。


  《财经界》:近年来,国家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请问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我国加大力度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负责同志: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是落实党的十八大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建设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改革开放让我国经济发展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稳步提升。但长期依靠廉价劳动力、大量资源消耗和高昂环境成本支撑的粗放型发展模式,给我国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可承受之重。我国主要资源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粗放型经济发展背景下, 能源、资源短缺矛盾持续加剧,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居民身心健康。


  循环经济,是指在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减量化是通过优化经济布局、产业结构升级、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原生资源的消耗,降低废物的产生。再利用是指将废旧商品直接作为产物或者经修复、翻新、再制造后继续作为产物使用,或者将废旧商品的全部或者部分作为其他产物的部件予以使用,它强调以尽可能多的方式重复使用物质,防止物品过早成为垃圾。资源化是指将废物直接作为原料进行利用或者对废物进行再生利用, 强调发挥资源的最大利用效能。循环经济强调以循环发展模式替代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是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的一种优选模式。


  2020 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已进入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建成小康社会不仅要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同时要满足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要求。因此,要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促进产业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 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着力解决突出矛盾和问题,从源头减少能源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改变“先污染、后治理” 的传统模式,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财经界》:这些年来,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主要取得了哪些成绩?


  负责同志: 2005 年和2007 年, 经国务院批准,我委会同有关部门在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产业园区和省市开展国家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确定了178 家试点单位。26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工作。2008 年后,我们又分别在再制造、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园区循环化改造等重点领域取得重大突破。2011 年,我们在各类示范试点的基础上,总结凝练了60 个典型模式案例,内容广泛,涉及农业、工业、服务业各行业和城市、园区、公司各层面。它们都是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明显的经济效益。比如在农业循环经济领域,北京德青源针对畜禽粪便和养殖污水的处理问题,在厂区内布局地下粪污收集通道,攻克鸡粪制沼含沙量较高的难题,发展清洁能源,构建“生态养殖——蛋品清洁加工——鸡粪制沼发电——沼渣制肥——绿色种植” 循环经济产业链,从根本上解决了粪污问题,并实现能源外供,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工业循环经济领域, 安徽铜陵以铜矿、伴生硫铁矿、石灰石资源为基础,构建铜产物深加工、磷硫精细化工、建材生产和工业固废消纳共生耦合的循环经济产业体系,既提高了产物附加值,增强了产业风险防御能力,又缓解了矿产开采和尾矿堆积造成的环境问题。在园区层面,山西同煤塔山针对低热值煤外运不经济和煤矸石堆积的问题,建设洗煤厂、坑口电站、发展煤化工和建材产业,构建“煤炭——电力——建材”、“煤炭—— 电力——化工”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煤矸石山治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的有机结合。


  模式案例体现了国内循环经济在“点”上取得不少突破,从“面” 上来讲,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要构建循环经济体系,包括构建循环型农业、工业、服务业体系和促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近年来,我们围绕这一任务,在制度构建、政策引导、技术支撑、宣传推广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


  一是有法律法规。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建立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循环经济规划制度、抑制资源浪费和污染物排放的总量调控制度等,明确了国家和省级政府要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重大项目实行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制定了《废弃电器电子产物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再生资源回收管理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法规规章。结合我国实际,发布了200 多项循环经济相关国家标准,初步构建起循环经济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


  二是有战略规划。我委出台了《规划编制指南》,国务院批复了甘肃、柴达木循环经济总体规划, 标志着两区域发展循环经济上升为国家战略。发布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针对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提出了具体指导和政策支持。各地也制定了相关规划, 目前,全国已有20 多家省、市、自治区发布了省级循环经济专项规划。为落实《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我们会同相关部门起草了《2014 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该计划涵盖了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政策方向,目前正在会签中,将于近期发布。


  叁是有经济政策。实行了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阶梯水价和燃煤发电脱硫加价政策,实施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提高了成品油消费税单位税额,逐步理顺成品油价格;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支持实施循环经济重点项目和开展示范试点;开展资源税改革试点,制定了鼓励生产和购买使用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小排量汽车、资源综合利用产物和劳务等的税收优惠政策; 完善了环保收费政策;出台了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四是有技术支撑。将循环经济技术列入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并且“十一五”、“十二五” 连续两次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 支持了一批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实施了一批循环经济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推广应用了一批先进实用的循环经济技术。汽车零部件再制造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废旧家电和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废电池资源化利用、共伴生矿和尾矿资源回收利用等一大批技术和装备取得突破。


  五是有宣传教育。我们与中国工程院及媒体联合举办的“专家行”,使循环经济理念在全国迅速传播并深入人心。与中宣部、中央电视台合作的促进法电视大赛、开心辞典,被广大群众普遍接受。与教育部、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共同创建了叁批循环经济教育示范基地,使专业人士及广大青少年儿童同时受益。举办了两届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促进循环经济经验交流和成果推广等。


  《财经界》:请问“十二五” 期间,国家将采取什么措施发展循环经济?


  负责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要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健全资源循环利用回收体系,推广绿色消费模式, 强化政策和技术支撑,并首次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量化指标—— 资源产出率提高15%。深入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循环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由试点探路向示范推广转变。


  去年初,国务院印发《对于印发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5 号), 提出发展循环经济,要构建工业、农业、服务业循环经济产业链, 促进社会层面循环经济发展。其具体措施包括八个部分:完善经济政策、健全法规和标准、加强管理监督、强化技术和服务支撑、建立循环经济统计评价制度、强化宣传教育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交流合作、加强组织领导。内容非常丰富,我就不再一一阐述了, 我想强调一下循环经济“十百千” 示范行动。具体而言是实施十大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创建百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培育千家循环经济示范公司和园区。


  十大示范工程旨在通过示范推动循环经济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比如园区循环化改造工程,是通过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推动园区搭建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循环经济产业链,推动产业间横向耦合、纵向延伸、循环链接,实现园区内公司废物交换利用、水的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示范工程,是通过开展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城市, 推动以城市为单位构建餐厨废弃物回收和利用体系,引导利用餐厨废弃物生产生物柴油、沼气、有机肥等产物,使经济效益与监督执法形成合力,疏堵结合,杜绝“地沟油” 回流餐桌,保障食品安全;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示范工程,是通过对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实行园区化管理,推动废旧产物回收利用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实现废金属、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再生资源规模化利用,从根本上改变部分行业长期存在的“小、散、乱”现象, 促进相关产业集聚发展,缓解国内原生资源不足的问题。


  创建百座循环经济示范市县, 是从区域层面推动循环经济全面发展,通过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和绿色消费模式,率先构建起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资源产出率提高幅度超出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探索实现转型发展的道路。


  中央财政设立了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对循环经济“十百千” 示范行动给予支持。目前,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再制造产业化等示范工程,以及循环经济示范市县创建工作均在稳步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


  《财经界》: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如何在中央和地方各层面形成部门合力?


  负责同志: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发挥各级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合力。各地要将循环经济融入到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项发展中,制定地方性法规和配套政策,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城镇化发展、产业布局和结构调整、新农村建设等,提高资源产出率, 建立协调推进机制,注重与国家政策的衔接,结合地方实际狠抓落实, 共同促进循环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各部门要密切配合,有序分工,共同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为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我们目前正在抓紧出台《2014 年循环经济推进计划》, 明确部门职责、任务分工和进度要求,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抓手。年度推进计划要注重发挥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协调工作机制的作用,我委将切实按照法律规定和部门分工,担负起循环经济发展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充分发挥规划、指导、监督、协调的职能,环保、科技、工信、财政、建设、商务、税务、质检、统计等各部门也要按照职责,密切配合。


  《财经界》:循环经济发展壮大后,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将如何显现?


  负责同志:前面我讲到了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的有效模式。《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提出的循环经济发展中长期目标是:循环型生产方式广泛推行,绿色消费模式普及推广,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资源产出率大幅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如果循环经济发展取得更大突破,上述中长期目标得以实现, 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将协调发展。


  一是经济效益。从公司的角度看,可以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废弃物循环利用、能源梯级利用、水的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物附加值,扩大公司的利润空间; 从社会的角度看,通过发展循环经济, 可以培育“城市矿产”、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产业,并带动技术研发、装备制造、服务咨询等产业迅速发展,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到“十二五”末,仅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就将达到1.8 万亿元。


  二是环境效益。通过发展循环经济,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物耗、水耗大幅度降低,资源产出率明显提高,初步扭转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上升的势头,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促进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同时,大幅降低污染物排放,缓解废弃物堆积问题,减轻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中所承受之重,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社会效益。国家对循环经济工作的不断推进,使生产、流通、消费各领域在循环经济理念的指导下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社会大众对循环经济逐渐从不了解到了解, 从不接纳到接纳,并逐步在生产、生活中践行循环经济,养成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的习惯,促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  


排行

一月 一周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