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无码永认

深学笃行阐释习近平经济思想系列文章|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浙江实践和启示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2024-11-27 15:18 浏览量:2097

2024年8月15日,我们迎来第二个全国生态日。19年前的这一天,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首次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19年来,浙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成为美丽中国建设的先行样板,相关经验做法对于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启示借鉴意义。

一、背景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21世纪初全省人均骋顿笔接近3000美元,但缺水、缺电、缺地现象显现,生态环境破坏事件时有发生,资源环境约束愈发趋紧,面临着“成长的烦恼”。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考察安吉县余村时,创造性、前瞻性地作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强调“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增长不是发展”,为浙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指引。19年来,浙江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以占全国1%的土地、3%的用水量、4.7%的人口、5%的能源消耗量,创造了全国6.5%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方阵。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浙江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发展道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高效利用,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绿色底色,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

(一)坚持绿色发展,大力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

浙江牢牢把握绿色发展方向,加快破解高质量发展面临的资源要素缺乏、发展动能减弱、发展空间受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持续淘汰“散乱污”、培育“高精尖”,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在新旧动能转换中提升发展质量。绍兴市柯桥区素有“中国最大染缸”之称,2009年每染1米布需耗水12.7公斤,全年染布耗水量相当于20个西湖。2010年以来,柯桥打出“精简印染公司数量、提升印染设备档次、增加印染产物附加值”的“组合拳”,取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2024年上半年,柯桥水质断面达标率较去年同期进一步提高3.6个百分点,柯桥中国轻纺城成交额达到1970.9亿元,同比增长9.4%。浙江经验辐射全国,比如河北借鉴浙江经验,大力推动钢铁公司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钢铁行业工业装备、环境治理水平大幅提升,截至2024年6月末,河北钢铁环保绩效础级公司已有39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向“绿”谋变、向“新”而行带动钢铁大省实现“绿色突围”,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的绿色发展新路。

(二)推动低碳发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浙江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大力发展新能源,聚焦风电、光伏、氢能、水电(含抽水蓄能)等重点领域,全面打造风、光、水、核等清洁能源供应体系,高质量建成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构建了具有全国竞争力的新能源产业体系。截至2023年底,浙江新能源装机容量超过5000万千瓦,提前2年完成“十四五”风光倍增目标,其中分布式光伏累计装机容量位居全国前列,新能源装机占比首次超过煤电。以新能源项目开发促进产业发展,以示范试点带动全面低碳转型,通过公司培大育强、创新能力提级、市场应用提档、产业集群打造等举措,形成了具有规模化、高端化、智能化的新能源产业制造基地。截至2023年底,浙江新能源产业产值规模超过6600亿元,光伏电池组件出口占全国总额的28.4%,其中光伏产业规模、光伏辅材公司数量和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光伏封装材料、光伏玻璃等市场占有率保持国际领先。同样是走“减碳增绿”之路,远在1700公里外的广西推动能源消费持续转型,革命老区百色市推动铝产业“二次创业”,田阳供电局、田林供电局、平果供电局等多个基层单位在需求端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为百色铝产业年节约标煤69773.4吨,折算节约电量2365.2万千瓦时,推动低碳发展迈上新台阶。

(叁)促进循环发展,聚力破解资源环境约束

浙江大力实施全面节约战略,通过制度建设、示范带动、典型推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2007年,浙江开展国家循环经济试点省建设,先后印发实施“十二五”“十叁五”“十四五”叁个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实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绿色经济培育、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等政策,为全省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实施四轮循环经济“911”行动计划,大力推进国家农业循环化经济试点省、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国家资源循环利用基地、国家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建设。组织开展五批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创新设立省级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总投资930亿元,推动70个省级以上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相继建立系列差别化价格税收调节机制、出台分行业非居民用水定额管理办法等,在全国率先推行排污权、用水权、用能权等环境权益交易。2023年,浙江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超99%,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超97%、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率超92%、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率超90%、废旧农膜回收率超94%,循环经济各项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浙江经验在各地产生积极示范效应,比如江苏省太仓市东林村积极探索“一片田、一根草、一只羊、一袋肥”的“四个一”农业循环模式,形成“种植—秸秆饲料—养殖—有机肥料—种植”的生态循环闭环模式,每年节约饲料7000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提高,通过“农牧循环”把“物尽其用”做到了极致。

(四)完善生态产物价值实现机制,拓宽绿水青山转化金山银山路径

浙江积极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做大做强生态富民产业,推动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持续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探索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合作区,在山区26县实行与生态产物总值(骋贰笔)相挂钩的绿色发展财政奖补机制,年激励资金达1亿元以上。支持生态优势突出地区因地制宜探索生态产业化发展道路,涌现了丽水山耕、安吉白茶、仙居杨梅、诗路文化带、松阳古村落、莫干山民宿等一大批生态富民产业“金名片”,有力地推动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进一步缩小了地区差距。近年来,针对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农村地区人荒、田荒、山荒“叁荒”,以及由此引起的碎片化资源难聚合、社会资本难引进、优质资产难变现“叁难”,浙江按照“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模式积极打造两山合作社,探索将碎片化的山、水、林、田、湖、房等闲置低效生态资源“打包”,借助两山合作社集中开发利用,使其转变为资产和资本。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利益联结机制,创新出安吉“两入股叁收益”、衢州资产储蓄分红等新模式,深化社会资本与村集体、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加快实现生态富民惠民。截至2024年5月,全省共成立41家两山合作社(38家县级+3家市级),累计开发项目200余个、总投资560亿元,累计带动村集体超2000个、村集体增收超6.7亿元,辐射农户8万家。浙江经验深刻影响全国各地,北京市门头沟区炭厂村开展“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依山傍水打造神泉峡景区,兴起30家民俗接待户,2023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200万元,人均劳动所得超过2万元,实现了资源盘活、价值提升、农民增收的有机统一。

叁、经验启示

浙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之所以取得突出成效,最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擘画和关怀指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指引。我们要总结推广好、学习运用好浙江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验做法,落实好党的二十届叁中全会对于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各项部署,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让人民群众在绿水青山中尽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一)坚持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

浙江历届省委省政府一以贯之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为浙江擘画的“八八战略”,牢固树立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从“绿色浙江”到“生态浙江”再到“美丽浙江”,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启示我们,必须全面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建立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久久为功、接续奋斗,一张蓝图绘到底。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浙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群众主体,坚持群众视角,从解决人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入手,不断提供更多更好更优质的生态产物,推动生态为民、生态惠民、生态富民、生态利民。这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人民至上,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要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物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叁)坚持系统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浙江坚持以系统观念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正确处理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不断增强各项工作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这启示我们,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着力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流通体系、消费体系,推进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作者单位: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注中循协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