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都北京将进一步推动碳普惠机制应用实践,打造以数字化手段推动市民减碳的碳普惠机制,让公众的“绿色行为”更有市场价值。
在今天(15日)启动的“2023北京绿色生活季”活动上,北京市发改委副主任来现余表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第一财经记者在启动仪式上了解到,“北京版”个人碳账本已推出,市民通过扫码、注册,简单几步就能得到一份专属的“个人碳账本”,每一次绿色行为的减排量,都会被量化到克。比如,骑行共享单车,可以获得每公里250克的减排量;点外卖选择“无需餐具”,每次可获得45.72克减排量;物流使用电子面单,可获得5克减排量……这些都可获得相应的绿色积分激励。
“从我国碳排放结构来看,26%的能源消费直接用于公众生活,由此产生的碳排放占比约为叁分之一。”碳普惠专委会执行主任委员、绿普惠创始人陶岚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机动车保有量已达到4.3亿辆,交通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的10%。因此,让全民意识到减碳的重要性,推动碳普惠机制的形成正当其时。
陶岚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1个省市将建立碳普惠机制作为重点工作,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等已相继出台碳普惠机制的工作方案。这标志着,碳普惠机制建设已从社会呼吁、城市实践上升为国家和地方生态保护的整体布局。
陶岚带领的团队研发了“绿普惠云-碳减排数字账本”,一方面为公司提供平台和服务,经过个人授权建立用户/员工碳账本,再通过计算引擎反馈给公司;另一方面服务于政府,根据本地区公民的低碳行为形成区域碳账本,利用数字化工具推动区域居民碳减排。因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具有创新性,曾荣获2021年国际金融论坛(滨贵贵)全球绿色金融创新奖。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原副局长、中华环保联合会副主席、碳普惠专委会主任委员杜少中认为,碳普惠就是一项全民参与的碳减排行动。个人数字碳账本,这几个字一个字都不能少,“个人”是锁定消费端的个体,“碳账本”是记减排量,“今天是给你奖励,以后记录你的碳资产。”杜少中说,“数字”尤其不能缺,如果没有数字技术、数字平台做基础,要实现个人碳账本,是不精准、有困难的。
作为新生事物,个人碳账户目前还处于发展起步阶段。有专家表示,目前,消费端碳减排尚未纳入全国碳市场交易范围,个人碳资产交易机制还没有建立起来。
“实现消费端减排,确实迫在眉睫。”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总经济师、碳普惠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张昕表示,目前,中国仍处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人均消费引发的碳排放仍在增长。
张昕说,碳普惠机制的本质是通过激励个人、家庭和社区包括小微公司的绿色低碳行动,来推动整个社会减碳。“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制约碳普惠机制的发展。”他说,比如,如何有效地量化碳普惠活动成效?目前,各方都在构建碳普惠标准体系,但也造成了标准体系的纷乱和不统一,互相不认同、不认可。所以,需要打破技术与地域瓶颈,形成统一的标准体系。
“另外,建立有效的激励模式是碳普惠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张昕解释说,如果收益不足以去支撑平台有效地运作,平台的服务质量和平台的服务效率都将打折扣。应通过打造数字化平台,把多种项目、多种场景,多元化、多层次组合在一起,提高市场的完整性和规模。
今年5月,中华环保联合会发布《公民绿色低碳行为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导则》团体标准,推荐了衣、食、住、行、用、办公、数字金融等七大类别40项绿色低碳行为,为衡量消费端碳减排量贡献了一把“标尺”。
据北京节能环保中心主任张望才介绍,持续到10月底的2023北京绿色生活季设有绿倡办公、绿亮生活、绿享未来、绿畅出行、绿助光盘、绿游山水、绿色金融、绿碳积分八大板块,涵盖食、住、行、游、购等领域。通过线上线下活动,倡导市民加入到绿色生活中,以行动推进绿色生活方式转型,展示减碳新方式。